您的位置:首页 >精选综合 >

关于圆明园的历史资料

圆明园历史简述

圆明园,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,是中国清代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,始建于康熙末年,后于雍正二年(1724年)正式扩建,历经多代帝王的精心营造,至乾隆时期达到鼎盛。它由圆明园、长春园、绮春园三部分组成,因以圆明园最大,故统称圆明园,亦称圆明三园,被誉为“万园之园”。

圆明园占地广阔,达350多公顷,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。它继承了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,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,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,又兼具江南园林的温婉多姿,同时还移植了西方的园林建筑形式,整体布局和谐完美,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。

然而,这座辉煌一时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焚毁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。英法联军在洗劫了圆明园内的无数珍宝后,为了报复和发泄私愤,纵火焚烧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,大火持续了两天两夜,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、静明园等多处名胜均被烧毁。

如今,圆明园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,成为历史的见证,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,提醒着人们勿忘国耻,振兴中华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