荡,一个富有动感和画面感的汉字,在汉语中拥有众多的组词和用法。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“荡”的不同含义及其组词。
一、荡的本义
“荡”字最早见于甲骨文,其本义是指水势汹涌、冲刷。如“荡涤”,意为洗涤、清除;“荡漾”,形容水面或物体表面波动的样子。
二、荡的引申义
1. 动荡不安
在现代汉语中,“荡”常用来形容社会或局势的不稳定状态。例如:“动荡”,指社会秩序混乱、不稳定的状态;“动荡不安”,形容人心惶惶、社会秩序混乱的情景。
2. 荡气回肠
此成语形容文艺作品情感强烈,令人感动至深。如:“荡气回肠的音乐”,形容音乐充满激情,使人内心深受触动。
3. 荡寇志
《荡寇志》是清代小说家俞万春创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,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与官军斗争的故事。这里的“荡”字,意为扫荡、清除,体现了书中英雄们对抗腐败势力的决心。
三、荡的其他用法
- 荡秋千:一种传统游戏,人们坐在秋千上,通过推动使秋千前后摆动。
- 荡桨:划船时的动作,用桨推动船只前进。
- 荡口:方言中指嘴巴,有时用于口语表达中,带有一定的幽默色彩。
通过上述分析可见,“荡”字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,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,展现出汉语词汇的生动性和多样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