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8高考作文】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,作为全国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,还注重对学生思维深度和价值观的引导。这一年,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,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回归,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,体现了语文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。
一、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(部分省份)
省份 | 作文题目 | 题型 | 内容简述 |
全国卷I | “写给未来2035年的自己” | 书信体 | 要求考生以“2035年的自己”为对象,写一封信,表达对未来的展望与思考 |
全国卷II | “二战期间的飞机弹痕” | 材料作文 | 通过一个关于飞机弹痕统计的案例,引导学生思考“选择性忽视”的问题 |
全国卷III | “四川高考改革” | 材料作文 | 结合四川高考改革的背景,探讨教育公平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|
北京卷 | “新时代青年” | 命题作文 | 要求围绕“新时代青年”的主题展开论述 |
上海卷 | “被需要” | 命题作文 | 引导学生思考“被需要”这一情感与价值的内涵 |
江苏卷 | “花落处” | 命题作文 | 以“花落处”为题,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想象力 |
天津卷 | “器” | 命题作文 | 从“器”的角度切入,探讨工具、器物与人的关系 |
二、作文特点总结
1. 贴近生活,关注现实
多数作文题目都紧扣现实生活,如“被需要”、“新时代青年”等,鼓励学生关注自身成长与社会责任。
2. 强调思辨能力
如“二战期间的飞机弹痕”这一题目,要求考生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,分析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。
3. 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
例如“器”这一题目,既涉及传统文化中的“器”,也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关系。
4. 形式多样,注重表达
从书信体到命题作文,不同题型考验了学生的写作技巧与语言组织能力。
三、备考建议
- 积累素材: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时事新闻,提升语言表达和思想深度。
- 训练思维:多进行议论文写作练习,培养逻辑性和思辨能力。
- 熟悉题型:了解各类作文题目的写作要求,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。
- 注重情感表达:在理性分析的同时,也要学会用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。
结语
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,不仅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检验,更是对他们思想深度和价值观念的引导。通过认真准备和深入思考,每位考生都能在考场中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和独特视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