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护士条例颁发于】《护士条例》是中国为了规范护士执业行为、保障患者权益、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而制定的重要法规。该条例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护理行业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化、法治化的阶段。以下是关于《护士条例》的相关信息总结。
一、
《护士条例》由国务院于2008年1月23日发布,并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。该条例旨在明确护士的权利与义务,规范护士执业行为,加强护理管理,提高护理服务质量,维护护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。
条例内容涵盖了护士的执业资格、注册管理、执业行为规范、权利与义务、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。同时,也对医疗机构在护士管理方面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。
《护士条例》的实施,不仅为护士提供了法律保障,也为护理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它促进了护理工作的专业化、制度化,提升了社会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度。
二、相关要点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条例名称 | 护士条例 |
颁布单位 |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|
颁布时间 | 2008年1月23日 |
实施时间 | 2008年5月12日 |
主要目的 | 规范护士执业行为,保障患者权益,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|
核心内容 | 执业资格、注册管理、执业行为、权利义务、法律责任 |
适用范围 | 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及护士 |
法律地位 | 行政法规,具有法律约束力 |
相关配套文件 | 《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》等 |
三、结语
《护士条例》的颁布和实施,是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。它不仅为护士提供了法律依据,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、更专业的护理服务保障。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,护士在其中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,而《护士条例》也将持续发挥其规范和引导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