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凿壁偷光的文言文】“凿壁偷光”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古代成语,出自《汉书·匡衡传》,讲述的是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匡衡勤奋好学、克服困难的故事。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,也展现了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。
一、文言文原文
> 匡衡字稚圭,东海承人也。父世农夫,至衡好学,家贫,不常得油,尝于壁间凿孔,引邻舍之烛光读书,久之,遂通经术。
二、白话翻译
匡衡,字稚圭,是东海郡承县人。他的父亲世代都是农民,到了匡衡这一代,他非常爱好学习。因为家里贫穷,常常买不起灯油,于是他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,借邻居的灯光来读书。时间久了,他便精通了儒家经典。
三、
“凿壁偷光”这个成语来源于匡衡小时候因家境贫寒,无法点灯读书,便在墙上凿洞,借邻居家的灯光学习的故事。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人刻苦求学、不畏艰难的精神,也成为后人励志学习的典范。
四、知识点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出处 | 《汉书·匡衡传》 |
故事人物 | 匡衡(字稚圭) |
故事背景 | 家境贫寒,无灯油可用 |
行动方式 | 在墙上凿孔,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|
故事寓意 | 勤奋好学,不畏艰难,追求知识 |
后世影响 | 成为励志学习的典型典故,广泛用于教育领域 |
五、结语
“凿壁偷光”的故事虽然简短,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。它告诉我们:无论环境多么艰难,只要心怀梦想、坚持不懈,终能实现自己的目标。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