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清平乐李煜离恨恰如春草】《清平乐·李煜》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之一,词中以“离恨恰如春草”为意象,表达了深切的离愁别绪。此词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李煜亡国之后情感的真实写照。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与分析。
一、
《清平乐·李煜》全文如下:
> 别来春半,触目柔肠断。
> 绿水悠悠,白云几度?
> 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外。
> 惆怅旧欢如梦,觉来泪满衣襟。
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离别后的孤独与哀愁。词中通过“绿水分流”、“芳草无情”等自然景象,烘托出一种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。特别是“离恨恰如春草”一句,将离愁比作春草,既形象又富有哲理,象征着离别的痛苦如春草般无边无际、难以根除。
整首词情感真挚,语言凝练,展现了李煜作为一位亡国之君,在失去故土与亲人后的深沉情感。
二、关键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词名 | 清平乐·李煜 |
作者 | 李煜(南唐后主) |
创作背景 | 亡国之后,抒发对故国与亲人的思念 |
主题 | 离愁别绪、人生无常、思乡之情 |
核心意象 | 春草、绿水、白云、芳草 |
名句 | “离恨恰如春草” |
情感基调 | 悲凉、忧郁、惆怅 |
语言风格 | 简洁凝练,意境深远 |
历史评价 | 体现了李煜后期词风的转变,由宫廷艳情转向人生感慨 |
三、结语
《清平乐·李煜》虽短,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理。李煜以自然景物寄托内心情感,使读者在欣赏词句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他对人生、国家、爱情的深刻思考。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意象融合的艺术手法,使其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