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泸定桥的介绍】泸定桥,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,横跨大渡河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这座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年),建成于康熙四十五年(1706年),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重要代表,也是红军长征中“飞夺泸定桥”这一著名战役的发生地,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。
泸定桥全长103.67米,宽3米,由13根铁链组成,其中9根作为底链,4根作为扶手。桥面铺设木板,两侧设有栏杆。整座桥完全依靠铁索连接,没有桥墩,结构独特,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。
在历史上,泸定桥不仅是川西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,更是军事战略上的关键节点。1935年5月29日,红军在长征途中成功夺取泸定桥,为北上抗日开辟了道路,成为红军长征中的重要里程碑。
泸定桥基本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泸定桥 |
地理位置 |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 |
建造时间 | 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年) |
竣工时间 | 清康熙四十五年(1706年) |
总长度 | 103.67米 |
宽度 | 3米 |
结构类型 | 铁索桥,13根铁链 |
历史意义 | 红军长征“飞夺泸定桥”发生地 |
文物级别 |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|
修建者 | 康熙皇帝下令修建,当地工匠建造 |
桥面材料 | 木板铺装 |
保护现状 | 保存完好,对外开放 |
泸定桥不仅是一座古老的桥梁,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。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,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。如今,泸定桥已成为旅游观光、历史教育的重要场所,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