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寓意】《山有扶苏隰有荷华》出自《诗经·郑风》,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。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,含蓄地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与爱慕之情。其语言清新质朴,意境优美,是《诗经》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
一、原文内容
> 山有扶苏,隰有荷华。
> 不见子都,乃见狂且。
> 山有乔松,隰有游龙。
> 不见子充,乃见狡童。
二、诗歌寓意总结
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山中有扶苏树,水边有荷花盛开,实则借景抒情,表达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和失望。她原本期待见到英俊的“子都”或“子充”,却只看到粗俗的“狂且”或“狡童”,情感上充满落差与不满。
三、核心寓意总结表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出处 | 《诗经·郑风》 |
体裁 | 四言诗 |
主题 | 爱情、思念、失落 |
意象 | 扶苏(树木)、荷华(荷花)、乔松(高大树木)、游龙(水草) |
表达方式 | 借景抒情、对比手法 |
情感基调 | 含蓄、哀婉、略带讽刺 |
寓意 | 表达女子对理想恋人的期盼,以及现实中所遇之人的失望与无奈 |
文化意义 | 展现古代爱情观,反映当时社会对男子外貌与品德的重视 |
四、文化背景与赏析
《山有扶苏隰有荷华》虽短小精悍,但情感丰富,语言生动。诗中“扶苏”与“荷华”象征美好事物,而“狂且”“狡童”则代表不称心的人。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,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中的细腻心理。
此外,“子都”“子充”是古代对美男子的称呼,体现了古人对容貌与品德并重的价值观。诗人借此表达对理想爱情的追求,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。
五、结语
《山有扶苏隰有荷华》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,成为《诗经》中不可忽视的一篇。它不仅展现了古代爱情的真挚与复杂,也为我们理解先秦时期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提供了重要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