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体投地的意思是什么】“五体投地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度崇拜、敬仰或佩服到极点。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,还带有浓厚的宗教和文化背景。
一、成语释义
“五体投地”字面意思是“五种身体部位(头、双手、双膝)都伏在地上”,原指佛教中一种极为虔诚的礼节,表示对佛的尊敬和膜拜。后来引申为对人或事物的极度敬重、佩服或臣服。
二、成语来源
该成语源于佛教礼仪。在佛教中,“五体投地”是信徒向佛像行礼时的一种方式,表示彻底的谦卑与虔诚。后被广泛用于日常语言中,表达对他人高度的敬意或认同。
三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例句 |
表达敬仰 | 他对这位科学家的贡献感到五体投地。 |
表示佩服 | 她的演技让观众五体投地。 |
表示臣服 | 面对强大的对手,他只能五体投地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心悦诚服、甘拜下风、俯首称臣 |
反义词 | 愤世嫉俗、不屑一顾、嗤之以鼻 |
五、使用注意
- “五体投地”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-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,以免显得夸张或不合时宜。
六、总结
“五体投地”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,既表达了对人或事物的极度敬仰,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精神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成就、能力或品德的高度认可。
成语 | 五体投地 |
含义 | 对某人或某事极度崇拜、敬仰 |
来源 | 佛教礼仪,表示虔诚敬拜 |
用法 | 表达敬仰、佩服、臣服 |
例句 | 他对这位科学家的贡献感到五体投地。 |
近义词 | 心悦诚服、甘拜下风 |
反义词 | 不屑一顾、嗤之以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