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程婴救孤故事简介】《程婴救孤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忠义传奇故事,最早见于《史记·赵世家》,后在元代杂剧、明代小说及现代戏曲中被广泛演绎。故事讲述了晋国大夫赵盾一家遭权臣屠岸贾陷害,满门抄斩,唯有一名婴儿侥幸存活。为了保护赵氏血脉,忠臣程婴与公孙杵臼共同策划,以牺牲自己为代价,保全赵氏孤儿,最终完成复国大业。
故事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史记·赵世家》、元代杂剧《赵氏孤儿》 |
背景 | 晋国权臣屠岸贾陷害忠良赵盾家族,赵氏满门被杀,仅剩一子 |
主要人物 | 程婴、公孙杵臼、赵氏孤儿(赵武)、屠岸贾 |
核心情节 | 程婴与公孙杵臼假扮父子,程婴出卖“真孤儿”以保赵氏血脉;公孙杵臼牺牲,程婴抚养赵武长大 |
主题 | 忠义、牺牲、忠诚、复仇与正义 |
结局 | 赵武成年后为父报仇,恢复赵氏名誉 |
故事结构简述
1. 赵氏遭难:赵盾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臣屠岸贾,遭到诬陷,全家被杀。
2. 孤儿诞生:赵盾之子赵朔的妻子庄姬怀孕,生下赵氏孤儿。
3. 程婴献计:程婴提出“换子之计”,将赵氏孤儿藏匿,假称是公孙杵臼之子。
4. 真假之辨:屠岸贾追查赵氏遗孤,程婴被迫“告密”,公孙杵臼被杀。
5. 隐忍抚养:程婴带着赵氏孤儿隐居,历经多年,培养其成长为有志之士。
6. 复国雪耻:赵武成年后,联合忠臣,铲除屠岸贾,恢复赵氏荣耀。
故事意义
《程婴救孤》不仅是一个关于忠诚与牺牲的感人故事,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“忠义”的高度重视。程婴的无私奉献和公孙杵臼的英勇就义,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。该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,也被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,如京剧、话剧、电影等,广为流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