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手不释卷的主角是谁】“手不释卷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形容人勤奋好学、读书不断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,讲述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的故事。在历史上,“手不释卷”的主角是吕蒙。
“手不释卷”这一成语源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。故事中,孙权劝吕蒙多学习,吕蒙起初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辞,后来经过劝说,开始勤奋读书,最终学识大进,成为一位有文有武的将领。后人用“手不释卷”来形容一个人读书不停,勤奋刻苦。因此,成语“手不释卷”的主角是吕蒙。
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手不释卷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 |
主角 | 吕蒙(三国时期东吴名将) |
故事背景 | 孙权劝吕蒙读书,吕蒙后来勤奋学习,终成才略兼备的将领。 |
成语含义 | 形容人读书不断,勤奋好学。 |
历史意义 | 展现了学习的重要性,也体现了吕蒙从武将到文臣的转变过程。 |
通过了解“手不释卷”的出处与主角,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,也能从中汲取学习的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