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修栈道的名词解释】“明修栈道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,原指韩信在刘邦与项羽对峙时,表面上公开修筑栈道以迷惑敌人,实则暗中从另一条小路偷袭敌军。后来,“明修栈道”常用来比喻表面上做一件事,实际上另有目的或计划,是一种策略性的行为。
一、
“明修栈道”是古代军事策略的一种体现,强调表面行动与真实意图之间的差异。其核心在于通过公开的行为转移对方注意力,为真正的行动创造机会。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,在政治、商业、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。
该成语具有强烈的策略性和隐喻性,常用于描述那些表面看似普通,实则暗藏玄机的行为方式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明修栈道 |
出处 |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 |
原意 | 韩信公开修筑栈道,实则另辟蹊径进攻 |
现代含义 | 表面做一件事,实际另有目的 |
使用场景 | 军事、政治、商业、日常生活等 |
同义词 | 暗度陈仓、声东击西 |
反义词 | 光明正大、直截了当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;多用于书面语 |
示例 | 他明修栈道,实则想在背后发展自己的势力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明修栈道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。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,可以通过表面行为来掩盖真实意图,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。但同时,也需注意使用此策略时要适度,避免过度欺骗而失去信任。
在现代职场和人际关系中,“明修栈道”也可以作为一种沟通技巧,帮助人们在不直接表达意图的情况下,达成目标。然而,长期依赖此类策略可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,因此需谨慎运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