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坦荡如砥的意思解释】“坦荡如砥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的胸怀宽广、心地纯洁、性格正直,没有虚伪和阴暗的念头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地形的描述,“砥”是磨刀石,光滑平整,比喻人心地纯净、毫无遮掩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坦荡如砥 |
拼音 | tǎn dàng rú dǐ |
出处 | 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清风峻节,坦荡如砥。” |
释义 | 形容人胸怀宽广、心地纯洁、正直无私,没有虚伪或阴暗之心。 |
近义词 | 心胸开阔、光明磊落、襟怀坦白 |
反义词 | 心术不正、虚伪狡诈、城府很深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品德,也可用于描述环境或事物的平坦、开阔。 |
例句 | 他为人正直,做事光明磊落,真是坦荡如砥。 |
二、成语背景与延伸理解
“坦荡如砥”最初是用来形容地貌的,意指像磨刀石一样平滑、广阔。后来被引申为对人的品格的赞美,强调一个人在面对人生、社会时,能够保持内心的坦诚与公正,不因外界的诱惑或压力而改变本心。
这一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、演讲或日常交流中,表达对某人高尚情操的赞赏。它不仅是一种道德标准,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
三、使用建议
- 适用场合:可用于表扬他人、自我修养、文学创作等。
- 避免滥用:不宜用于形容过于表面化或缺乏实质内容的人或事。
- 搭配词语:可与“胸怀”、“品格”、“为人”等词搭配使用,增强表达效果。
四、结语
“坦荡如砥”不仅是对一个人品德的高度评价,也蕴含着一种追求内心纯净、行为端正的生活哲学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