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痛心疾首的意思】“痛心疾首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内心极度痛苦、懊悔或愤怒的情绪。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典故,最初用来描述因国家或个人的重大失败而产生的强烈悲痛。在现代语境中,“痛心疾首”多用于表达对某些事情的深切遗憾或强烈的不满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痛心疾首 |
拼音 | tòng xīn jí shǒu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秦穆公使公子絷来曰:‘子若不以郑为有罪,吾将与之共事。’郑伯曰:‘寡人之过也,敢不惟命是听?’秦穆公怒曰:‘郑伯无礼,吾将伐之。’郑伯曰:‘臣不敢违命。’于是秦穆公遂伐郑。郑伯痛心疾首,自责不已。” |
释义 | 形容内心极度痛苦、懊悔或愤怒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表示对某事的强烈情绪反应。 |
近义词 | 心如刀割、悔恨交加、悲痛欲绝 |
反义词 | 喜出望外、兴高采烈、欣喜若狂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对错误行为的反思 | 他因为一时冲动犯下大错,事后感到痛心疾首。 |
国家或集体的重大损失 | 国家遭遇战乱,人民痛心疾首,纷纷呼吁和平。 |
个人遭遇不幸 | 她得知亲人去世的消息后,痛心疾首,久久不能释怀。 |
三、常见误区
1. 误用场合:有些人会将“痛心疾首”用于轻微的烦恼或小问题,这是不恰当的,因为该成语强调的是强烈的情感冲击。
2. 搭配不当:应避免与“高兴”、“开心”等正面情绪搭配使用,以免造成语义冲突。
3. 情感程度:使用时需注意情感的强度,避免过度夸张或轻描淡写。
四、总结
“痛心疾首”是一个表达强烈情绪的成语,适用于重大挫折、失败或悲剧发生后的心理状态。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,也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。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