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秋夜李峤的古诗意思是什么】一、
《中秋夜》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的一首描写中秋夜晚景色与情感的诗。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的静谧、秋风的凉爽以及人们对团圆的向往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。
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展现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中常见的思乡、赏月、团圆等主题。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解析,并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总结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。
二、表格解析
诗句 | 原文 | 解析 | 意思 |
第一句 | “桂魄飞来光射处” | “桂魄”指月亮,传说月中有桂树,“飞来”形容月光洒落。 | 月亮高悬天空,光辉洒满大地。 |
第二句 | “银辉流转映庭前” | “银辉”指月光,“流转”表示月光移动,“庭前”是庭院前面。 | 月光在庭院中轻轻流动,映照出一片银白。 |
第三句 | “风轻露冷人初醉” | “风轻”说明夜风柔和,“露冷”点出秋夜的寒意,“人初醉”暗示人们因赏月而沉醉。 | 夜风微凉,露水清冷,人们在月下沉醉。 |
第四句 | “梦里相逢不记年” | “梦里相逢”表达思念之情,“不记年”说明时间久远,难以忘怀。 | 在梦中与亲人重逢,仿佛已过了很久。 |
三、整体理解
《中秋夜》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。诗中“梦里相逢不记年”一句尤为动人,体现了古人对团圆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这首诗虽短,却蕴含丰富的情感,是中秋佳节时读来令人动容的作品之一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李峤的其他作品或唐代中秋题材诗歌,可继续深入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