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血压危象名词解释】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,超过正常范围,可能伴随靶器官损害的一种急症。它分为两种类型: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。前者通常伴有急性靶器官损伤,如脑卒中、心力衰竭、急性肾功能不全等;后者则血压显著升高但无明显靶器官损害。
高血压危象是心血管系统中较为危险的急症之一,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。因此,了解其定义、分类、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至关重要。
一、
高血压危象是一种由于血压突然升高导致的紧急情况,常见于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或某些疾病诱发因素下。该病症可迅速引发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的急性损伤,需要立即进行降压治疗,并对症处理。早期识别与干预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内容
项目 | 内容 |
定义 | 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,可能伴有靶器官损害的急症状态。 |
分类 | 1. 高血压急症:有急性靶器官损害 2. 高血压亚急症:无明显靶器官损害 |
常见诱因 | 未规律服药、情绪激动、感染、肾功能异常、药物影响等 |
典型症状 | 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视力模糊、胸痛、呼吸困难、意识障碍等 |
靶器官损害 | 心脏(心力衰竭)、大脑(脑出血/脑梗死)、肾脏(急性肾功能不全)等 |
诊断依据 | 血压持续高于180/120 mmHg,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|
处理原则 | 立即降压,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内,同时处理并发症 |
常用药物 | 静脉用药为主,如硝普钠、拉贝洛尔、尼卡地平等 |
预防措施 | 规律监测血压、遵医嘱服药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、定期复查等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清晰了解高血压危象的基本概念、分类、表现及应对措施。及时识别和处理是降低风险、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