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件保密规定】为加强文件管理,确保国家秘密和单位内部信息的安全,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,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实际情况,制定本文件保密规定。该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文件收发、保管、使用、传递及销毁的人员。
一、文件分类与保密级别
根据文件内容的敏感程度,文件分为以下几类:
文件类型 | 保密级别 | 说明 |
绝密文件 | 绝密 | 涉及国家核心机密,泄露将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|
机密文件 | 机密 | 涉及国家重要机密,泄露将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|
秘密文件 | 秘密 | 涉及国家一般性机密,泄露将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一定损害 |
内部文件 | 内部 | 不属于国家秘密,但需在单位内部严格控制使用范围 |
公开文件 | 公开 | 可对外公开,无需保密 |
二、文件管理职责
1. 文件接收与登记
所有文件在接收时应进行登记,包括文件名称、编号、来源、接收时间等,并由专人负责保管。
2. 文件保管
- 保密文件应存放在专用保险柜或加密存储设备中。
- 非保密文件可按常规档案管理方式处理,但需定期检查、整理。
3. 文件使用
- 使用保密文件须经审批,严禁擅自复制、摘录或外传。
- 使用过程中应遵守保密协议,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文件内容。
4. 文件传递
- 保密文件的传递应通过安全渠道进行,如单位内部网络或指定快递服务。
- 禁止通过公共邮箱、社交平台等非安全方式传输。
5. 文件销毁
- 保密文件到期或不再需要时,应按规定程序销毁,不得随意丢弃。
- 销毁前需填写《文件销毁申请表》,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。
三、保密责任与处罚
1. 责任落实
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文件保密工作负主要责任,确保制度落实到位。
2. 违规处理
对于违反文件保密规定的人员,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、通报批评、降职、调岗或依法追责。
四、附则
1.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。
2. 本规定由单位保密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。
总结:
文件保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,各单位应高度重视,严格落实各项保密措施,增强员工保密意识,确保文件在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合规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