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猴字的组词有哪些】“猴”是一个常见的汉字,常用于描述一种灵巧、活泼的动物。在汉语中,“猴”字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词语,表达不同的含义。以下是对“猴”字相关组词的总结,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字。
一、总结
“猴”字在汉语中主要作为名词使用,表示猴子这一类动物,也可以作为动词或形容词使用,如“猴急”、“猴儿”等。根据其用法和语境,常见的组词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:
1. 基本词汇:如“猴子”、“山猴”等。
2. 比喻用法:如“猴儿”、“猴精”等,带有拟人化或贬义色彩。
3. 动作类:如“猴上”、“猴急”等,表示快速或急躁的行为。
4. 方言或口语:如“猴不拉叽”、“猴儿脸”等,多见于地方语言中。
二、常见组词表格
序号 | 组词 | 类型 | 含义说明 |
1 | 猴子 | 名词 | 指哺乳动物中的猴子 |
2 | 山猴 | 名词 | 生活在山地的一种猴子 |
3 | 猴儿 | 名词 | 对猴子的昵称,也可指调皮的人 |
4 | 猴精 | 名词 | 比喻狡猾、机灵的人 |
5 | 猴急 | 形容词 | 形容人做事急躁、不稳重 |
6 | 猴上 | 动词 | 比喻迅速爬上某处 |
7 | 猴儿脸 | 名词 | 指长相像猴子的脸,常带贬义 |
8 | 猴不拉叽 | 方言 | 地方话,形容人懒散、不干活 |
9 | 猴子王 | 名词 | 指猴子中的首领 |
10 | 猴子捞月亮 | 成语 | 比喻徒劳无功 |
三、小结
“猴”字虽然简单,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,不仅用于描述动物,还常用于比喻和形象化的表达。通过以上组词的整理,可以看出“猴”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。掌握这些词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,特别是在学习普通话或了解方言时更具实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