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好了歌注原文】《好了歌注》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中所作的一首诗,是对《好了歌》的注解与回应。它以讽刺和哲理的方式,揭示了人生荣华富贵的虚幻与无常,表达了对世态炎凉、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。
一、
《好了歌注》通过对比“好”与“了”的关系,指出世间所谓的“好”不过是短暂的繁华,而真正的“了”才是人生的归宿。它批判了功名利禄、金钱权势等世俗追求的虚妄,倡导看破红尘、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。
全诗语言通俗易懂,但寓意深远,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,也有对人生本质的思考,体现了作者对命运、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。
二、表格展示(原文与解析)
原文 | 解析 |
世人都晓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! | 人们都知道成仙是好的,但对功名利禄却难以割舍。 |
古今将相在何方?荒冢一堆草没了。 | 历代的将相英雄最终都化为黄土,无人问津。 |
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因金银忘不了! | 人们向往成仙,却放不下对金钱的执着。 |
见了高官不羡慕,见了钱多就眼馋。 | 看到权贵并不羡慕,但看到金钱却心生贪念。 |
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因儿女忘不了! | 人们想成仙,却放不下对子女的牵挂。 |
世上万般皆下品,唯有儿孙是真宝。 | 在世人眼中,儿孙比什么都重要。 |
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因妻妾忘不了! | 人们渴望超脱,却难舍夫妻之情。 |
一朝春尽红颜老,花落人亡两不知。 | 青春逝去,容颜衰老,最终人亡花落,谁也看不见。 |
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因贪图享乐忘不了! | 成仙虽好,但人们更沉迷于享乐生活。 |
金玉满堂终有尽,子孙满堂也不长。 | 财富再多也会耗尽,子孙再多也终有离散之日。 |
三、结语
《好了歌注》不仅是对《好了歌》的补充与深化,更是曹雪芹对人生、社会的深刻反思。它提醒世人,一切荣华富贵终将归于尘土,唯有看透世事、放下执念,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安宁与解脱。
通过这首诗,我们不仅看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,也感受到了他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。它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