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乙卯重五诗原文及翻译赏析】一、
《乙卯重五诗》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描写端午节的诗歌。全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作者对时局的感慨,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。诗中既有对节日氛围的细腻刻画,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深沉感叹,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。
本诗以“乙卯”为年号,说明此诗作于公元1185年(乙卯年),正值南宋时期,国家动荡不安,百姓生活艰难。陆游虽已年迈,但依然心系家国,借端午节抒发内心情感。
二、原文、翻译与赏析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乙卯重五诗 |
作者 | 陆游(南宋) |
朝代 | 南宋 |
创作时间 | 公元1185年(乙卯年) |
体裁 | 七言律诗 |
原文 | 空庖煮寒食,破灶烧湿苇。 那知是重午?但见角黍堆。 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 我欲哭途穷,泪尽从何出? |
白话翻译 | 空荡的厨房煮着寒食,破旧的灶台烧着湿芦苇。 哪里知道这是端午节?只见粽子堆满桌。 富贵人家酒肉腐败,路上却有冻饿而死的人。 我想为这处境哭泣,眼泪流干又从何处来? |
内容简析 | 诗中通过对比端午节的热闹与民间的悲苦,揭示了社会不公与民生疾苦。诗人借节日之景,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。 |
艺术特色 | 语言简练,意象鲜明,情感深沉,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。 |
思想内涵 | 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,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。 |
历史背景 | 南宋时期政治腐败,外敌入侵,百姓生活困苦,陆游虽屡遭贬谪,仍心系国家。 |
三、结语
《乙卯重五诗》不仅是一首描写端午节的诗作,更是一幅反映南宋社会现实的画卷。陆游以诗为笔,记录了时代的苦难与人民的呼声,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责任感与担当。这首诗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对社会公平与民生问题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