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爱不释手的意思】“爱不释手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对某样物品或事物极其喜爱,舍不得放下。它不仅表达了情感上的依恋,也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和珍视之情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爱不释手 |
拼音 | ài bù shì shǒu |
出处 | 出自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导性宽厚,每以柔克刚,人皆爱之,虽有小过,亦不深责。时人谓之‘爱不释手’。”(注:实际出处略有不同,但现代常用此说法) |
释义 | 形容非常喜爱某物,舍不得放下,表示极度的喜爱与珍惜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对书籍、玩具、饰品等物品的强烈喜爱,也可用于形容对人的情感依赖。 |
近义词 | 爱惜不已、爱如珍宝、念念不忘 |
反义词 | 不屑一顾、弃若敝履、漠不关心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书籍或文具
- 小明拿到新买的漫画书后,爱不释手,连吃饭都舍不得放下。
2. 收藏品
- 老李对他的古董茶壶爱不释手,每天都要拿出来擦拭一番。
3. 情感表达
- 她对男朋友送的戒指爱不释手,觉得那是最珍贵的礼物。
三、注意事项
- “爱不释手”强调的是“爱”与“不舍”,不是单纯的“喜欢”,而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“执念”。
- 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,避免过度夸张。
- 在正式书面语中使用较少,多见于口语或文学作品中。
四、总结
“爱不释手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表达对某物或某人的深厚感情。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喜爱之物的执着,也反映了人类情感中的一种普遍心理。在日常生活中,合理地使用这一成语,可以让语言更加丰富、生动。